导师寄语特殊的疫情,使我们今年的毕业创作有着与往年截然不同的状况。寒假前在教室中已经开工的大部分作品,因为长时间无法返校而被迫放弃。现在所呈现的很多作品,甚至是在家中不甚顺手的条件下勉力完成的。与往年相比,我们少了教师们在教室里集体会看的那种既严肃又亲切的交流体验,少了教室中喧嚣且欢快的创作场景,但增加了极为深刻的网络会议与视频指导的一丝不苟。

教师与同学们都未曾因为疫情的干扰,而放松我们的学术标准,甚至比平常更为专注。隔离在家的日子,促使我们必须安静地面对自我,沉下来思考艺术与人生。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何尝不是一种独特的收获。在此次的毕业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同学们在面对如此特殊的生活经验时,努力在作品中表达着对艺术的真诚与憧憬,表达着内心深处的兴奋与懵懂。

感谢他们,用艺术的方式,在这个特殊的时期给我们带来心底的温暖!卢奕翰指导教师:邱嘉作品名称:看我,闭眼作品尺寸:170cmx80cmx73cm作品类型:雕塑作品材质:可塑泥、金属自喷漆作品描述:《看我,闭眼》这件作品表达了一种强烈的自我情绪,在这个世界上,我并不想被围观,甚至不想被任何人看见,但是,我们却做不到。

作品名称:剖析作品尺寸:40cmx35cmx170cm作品类型:雕塑作品材质:可塑泥、金属自喷漆、黑色金属网作品描述:《剖析》窥探是人类精神的本质,对于其他外部事物缺陷的认可,不外乎是在寻找自身在群体中的定位,对于自身情绪的宣泄。

而并非是一种缺陷型人格。任依琳指导教师:蒋铁骊作品名称:手机与生活的适度距离作品尺寸:30cmx15cmx8cm作品类型:雕塑作品材质:精雕油泥作品描述:人对手机的过度沉迷和依赖,并且“手机不离手、不离身”的这种不正确的沉迷和依赖导致人的生活被工具所束缚。

希望作品可以表现人与手机之间的关系矛盾,借此引起更多人的关注,生活不要被手机所捆绑,保持适度距离。郭玉麒指导教师:邱嘉作品名称:《失语》系列作品尺寸:75cm×15cm×33cm、70cm×5cm×55cm作品类型:雕塑作品材质:现成品、丙烯颜料作品描述:文字,是发展得更深刻了,还是被消解得更浅薄了。
此系列作品希望通过艺术语言来表述事物的复杂属性,并借用文字的多重含义指向来探讨文字的价值。“我们书写着怎样的文字,怎样的文字也在塑造着怎样的我们。”作品名称:无她作品尺寸:15cmx9cmx28cm作品类型:雕塑作品材质:油泥、丙烯颜料作品描述:这既是一次主动的、向内的自我剖析,也是一次深邃的、对自我身份和经验的再次重塑。
她中有我,我中有她。人与雕塑之间互相观照。无我,无她。无她,无我。蒋宗婷指导教师:邱嘉作品名称:午睡小天地作品尺寸:60cmx40cmx55cm作品类型:雕塑作品材质:泡沫、羊毛作品描述:作品是围绕亲情展开的关于父亲的雕塑,以父亲、小狗、摇椅为主要叙事对象,营造出一派温馨的午睡画面。
羊毛毡的质感保留了作品的温度,颜色相对温柔,很好地用艺术语言将雕塑艺术融入生活。作品名称:渗作品尺寸:尺寸可变作品材质:皮革、珍珠、棉花、弹性布料、软管作品描述:雨果在《悲惨世界》说:“下水道是一座城市的良心。
”而其实这句话和城市的建设毫无关系,他的意思是城市的下水道是流亡者和弱势者的栖息地。借由这个作品来讽刺城市表面的光鲜,启发大众审视自己的行为。朱琳指导教师:邱嘉作品名称:穿衣困扰作品尺寸:20cmx14cmx80cm作品类型:具象雕塑作品材质:玻璃钢、丙烯颜料作品描述:同时开幕的还有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优秀学生作品展现的是一位细腰肥臀粗腿的女性,揪起裤子的一角,作沉思状。
灵感来源于日常生活。作品名称:洗衣机作品尺寸:55cmx14cmx50cm作品类型:抽象雕塑作品材质:玻璃钢、丙烯颜料、尼龙绒布作品描述:模拟正在洗衣机里洗涤翻滚的状态。
作品颜色参考了梵高的《星空》,一部分作植绒处理,另一部分用丙烯颜料绘画。张嘉宁指导教师:夏阳作品名称:窗作品尺寸:39cmx3cmx110cm作品类型:雕塑作品材质:棉花、白胶作品描述:这扇窗户是我乡下家中的一扇窗户。
这件作品是家的一个缩影。作品名称:群作品类型:雕塑作品材质:布、棉花、鱼线、鱼钩作品描述:这件作品是我对人生现阶段的一个思考的呈现,我们都是水里的鱼,不知道哪一天会上岸。还有一点就是我喜欢鱼。
作品名称:私作品尺寸:59cmx59cmx87cm作品类型:雕塑作品材质:棉花、白胶、瓦楞纸作品描述:红色的正方体是我精神的内核,也是自己都没发现的内核,离她很近,但是被蒙蔽着的一个状态。邱盟杰指导教师:邱嘉作品名称:轮回作品尺寸:60cmx4cmx60cm作品类型:雕塑作品材质:羊毛作品描述:作品《轮回》形式受神秘主义影响。
在西方炼金术中,衔尾蛇象征轮回,意象为圆形。在禅宗中圆形也象征轮回。材料上,羊毛边缘具有空间的“吞噬感”,而红色羊毛隐喻出琐罗亚德斯教对火的崇拜和象征。作品名称:回归作品尺寸:8cmx8cmx35.5cm作品类型:雕塑作品材质:油泥作品描述:作品在具象上利用原始主义的手法,注重唯美和复古的审美趣味。
在底座形式上,特地选择梯形结构,在古埃及墓葬文化中,梯形象征上升和升华。张鹤指导教师:夏阳作品名称:《尘封》系列;《hamony》作品尺寸:90cmx100cm作品类型:雕塑作品材质:画框、树脂、毛毡布、皮条、线作品描述:似乎被时间架空的几个月来,武汉被禁锢,所有人性的善恶在新年伊始被揭开,被各大平台媒体新闻冲击着我们的内心深处,我们愤怒、谩骂、祈福,到最后冷静的接受这一切。
冠状病毒带给我们的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的逝去,是社会恐慌对疫情过后的人们不可挽回的心灵创伤,是为何鲁迅先生近百年前的批判文学在此刻仍可存在的荒谬。陆袁明指导教师:夏阳作品名称:母亲的手作品尺寸:50cmx50cmx50cm作品类型:雕塑作品材质:综合材料作品描述:《母亲的手》,探究雕塑作品如何体现不同情绪,不同的金箔颜色展现不同的情绪。
作品名称:肖像——母亲作品尺寸:50cmx50cmx50cm作品类型:雕塑作品材质:综合材料作品描述:《肖像——母亲》与《母亲的手》为同系列作品,通过人物表情表现人物情绪。袁菲指导教师:王建国>作品名称:《我们》系列作品尺寸:尺寸可变作品类型:雕塑作品材质:综合材料作品描述:《我们》系列作品表达的是我对场域的理解,用极小的尺度或宏观或微观地表现我所定义的场域。
思考场域的第一个方向就是“我”,宏观是一条线,微观则是无数个化身。城市地铁是一种标志,所以它具有强大的场域性,根据经验想要营造一种安静柔和、自然的地铁场域。能够称为我们的我们,生活在同一大环境下,取了一个印象最深的角度,表达对当下流行的生活方式的疑问。
想要与不同世界交流,所以与之建立了一个通道。徐已博指导教师:王建国作品名称:《思考》、《封闭》、《正视》作品尺寸:17.5cmx16.3cmx40cm、43cmx19.5cmx40cm、20cmx20cmx40cm、作品类型:雕塑作品材质:油泥作品描述:我的毕业创作作品是一个系列,姿势动作神态呈现了我在做毕业创作时的状态,系列一《思考》表达的是盲目地思考、漫无目的地寻找信息。
“盲目”和“漫无目的”的思绪更接近“迷失”这个感觉。第二个作品《封闭》表达自己在面对困境时,我选择关闭外部传来的声音,倾听自己的内心世界。第三个作品《正视》表达最后我慢慢调整心态,正视自己的想法,脚踏实地寻找与自己真切的体会而产生的灵感。
倪烨指导教师:夏阳作品名称:静物作品尺寸:16cmx16cmx45cm作品类型:雕塑作品材质:纸胶带作品描述:《静物》用纸胶带所表达的现代感来呈现日常生活中的物体作品名称:踩滑板车的奶奶作品尺寸:10cmx18cmx30cm作品类型:雕塑作品材质:油泥作品描述:《踩滑板车的奶奶》以泥塑的方式表现老人踩儿童滑板车的动作意在表现老年人的天真与童心颜祺涵指导教师:王建国作品名称:《穿梭·未知I》、《穿梭·未知II》作品尺寸:30cmx170cmx160cm、30cmx200cmx58cm作品类型:雕塑作品材质:雕塑泥、漆、发光霓虹灯管作品描述:这组系列雕塑展现的是我对时间的一种情绪。
雕塑往往在空间内构建它的情感,但和时间总是形成未知而微妙的接触。用霓虹灯管打光,让光从介质转化为材料,具有表达欲的形体在此和霓虹灯光相融合,除了致敬丹·弗拉文之外,也是为了展现流动感,呈现出形体在时空中穿梭的某个瞬息,仿佛它们不是为了经受时间洗礼而建,它们的存在是为了抗衡时间。
严许雨指导教师:夏阳作品名称:《物与我》作品尺寸:尺寸可变作品类型:雕塑作品材质:树脂、油漆作品描述:锤子并非再有锤子的作用,雕塑台也变成了一个重叠、支离再重组的新物件。
人与物的尺寸被打破,强烈突出“物”所蕴含的情感。作品想呈现的是一种天真的状态,以最朴素的眼光看待世界。作品名称:小憩作品尺寸:40.5cmx13cmx12cm作品类型:雕塑作品材质:树脂、色粉作品描述:作品以小憩时的女人为主人公,白色陶泥细腻质朴的质感,搭配色粉柔和过度地上色,营造出一种亲近、温和的氛围。
楼天霖指导教师:王建国作品名称:行囊作品尺寸:69cmx58cmx184cm作品类型:雕塑作品材质:树脂、麻绳、米土、丙烯作品描述:生命是一个不断在运转的过程,我们在不停的收获也在不断的失去。
它能赋予我们最美好的东西就是这些挥之即去的体验。手中的气球依旧停留在空中,我们却不得不继续向前,时间会带走一切,而这些来自于生命最为真实的经历,将会成为我们背负一生的行囊。作品名称:福利院作品尺寸:21.7cmx21cmx3cm作品类型:雕塑作品材质:米土、树脂、金属盒作品描述:我们同处一室,却拥有不同样的颜色,不一样的世界。
我们生活在各自的小天地里,用不同的方式去解释生命的价值。罗欣然指导教师:王建国作品名称:我作品尺寸:12cmx10cmx42cm作品类型:雕塑作品材质:油泥、纸胶带、树脂作品描述:作品中,材料创作和具象创作并存,在形体上加入了纸质材料的表面肌理效果,注重于表面材质的“异化”和处理。
作品名称:日常作品尺寸:尺寸可变作品类型:雕塑作品材质:羊毛、泡沫、树脂作品描述:作品表达了材料质感上的差异和对比,灵感来自于生活中对事物的触摸和观察,通过颜色和形状对视觉的感知表达柔软的质感。
傅子阳指导教师:蒋铁骊作品名称:难作品尺寸:55cmx15cmx18cm作品类型:雕塑作品材质:粘土、树脂、黄杨木作品描述:《难》残缺雕塑通常主体和留白会形成一种视觉上的互补,我通过动态的设计使我作业中的两个人物也达到了两种效果,其一是女人体看似全身由男人体托起,实则由女人体的单只足部作为整件雕塑的承重点,达到一种荒谬夸张的视觉效果;其二是男人体胸腔以下残缺,同时在空间上没有留出消失男人体的部分,我把本来该作为想象和空间延伸的留白部分舍去,表现得冲突和不和谐,突出“难”第二声和第四声两个不同读音的释义。
这件作业通过具象的人体表达一种个人想法:两件人体寓意事物的正反面,当我是用这种方式去看待这个世界和思考问题时,虽然在某些方面来说是理智且完整,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缺乏了偏执和决绝,这使我在进行创作的时候通常非常困难和纠结。
这就是我在创作《难》时的心中所想。朱嘉遥指导教师:蒋铁骊作品名称:虚拟世界的人作品尺寸:20cmx21cmx47cm作品类型:具象雕塑作品材质:油泥作品描述:作品《虚拟世界的人》。现在的生活离不开虚拟世界,这次疫情更让我体会到了这一点。
人们如同上了发条的玩具重复着每天的动作,看手机,坐在电脑面前上网课,失去了思考。我想通过我的作品表达出当下生活中我对回归自然,人与人真实接触的渴望。对现在生活方式的反思。
殷玥指导教师:蒋铁骊>作品名称:山海经异兽作品尺寸:10cmx10cmx23cm、15cmx10cmx23cm、10cmx10cmx19cm、10cmx10cmx27cm、10cmx10cmx29cm、10cmx10cmx18cm、10cmx10cmx20cm作品类型:雕塑作品材质:软陶、木作品描述:用创新的手法展现古籍《山海经》中异兽的独特魅力。